关于翔宇

请提供您的宝贵意见有助于我们有益的发展..

学校简介

李向东书记开讲新学期第一堂党课

2025-02-26 10:16

 

     2月14上午我校召开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会上,李向东书记以改进学校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为题为全体党员教职员工上了一堂党课。

     李向东书记在党课中首先回顾了我校近两年来的制度建设情况,近两年来,我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和管理制度如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一训三风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学校各级各类干部岗位职责》、《薪酬分配方案绩效考核办法等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有效提升了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下一步,我校还将推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管理惩罚制度》和《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李向东书记还解读了学校制度建设的构想。他认为制度是用来“渡人”的,制度是要克服人性的缺点,制度是要激发人的向上的力量。他最后指出,学校制度应该体现人性的光辉、应该体现人性的温情、应该激发向上的力量,这才是制度应该有的模样。          

     李向东书记的党课让大家深受教育启发,为新学期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附:李向东书记党课全文

      改进学校制度   提升管理水平

      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志们:大家好!

     在这个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2025年春季开学。首先,我谨代表集团赵董事长、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工(包括三名新入职的老师)致以热烈的欢迎、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过去的一年,我们携手并肩,取得了积极向上很不错的成绩。然而,正如古人所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以“制度规定为前提、文化建设为基础、教学质量为保证”,迎接新的挑战,实现新的跨越。今天,我以“改进学校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为题,与大家就学校的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一个沟通交流。

     制度和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一所学校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学校在近两年的办学过程中,就发现我们学校的制度和校园文化有许多的缺失和短板,没有延续性,原有的一些制度与预期的愿望相去甚远,有些甚至成为阻碍学校发展的绊脚石。在这种情况下,经学校论证和讨论研究,加强了文化和制度建设,近两年相继制定出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办校目标、“一训三风”等核心思想文化,出台了《翔宇中学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学校各级各类干部岗位职责》、《翔宇中学教职工薪酬分配方案》、《翔宇中学教职工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以及马上要推出落实的《翔宇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翔宇中学学生管理惩罚条例》《翔宇中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制度规定。

     近年以来,我也拜读学习了几本关于学校运营、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书籍,这其中包括刘爱国主任借给我的国内著名校长李希贵撰写的《学校如何运转》、《制度怎样改进》等书籍,通过学习,受益匪浅,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深有启发。(李希贵校长在《制度怎样改进》一书中讲到了“外部性行为类型坐标”,所有的制度都可以放入四个象限,分别是:利己利他,利己损他,损他损己,利他损己。)这不禁让人脑洞大开,学校制度的设计与完善是科学、是艺术,更是人性中善的激发。

     我们说,有的制度是无事生非,有的制度是越俎代庖,有的制度是以管代育,失去了学校管理的本来面目,并不是所有的制度都是有效的、切合实际的、与时俱进的。制度是管理的手段,而不是管理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善于运用制度,发挥作用,同时,也要知道它的局限,不能片面依赖制度。在制度建设这方面,我想,学校今后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制度是用来“渡”人的

   “制”是规则、是法律,而“度”是指的“渡人”。因此,当文化、制度、考核、流程打通了,真正实现了一体化,“制度”就变成了用规则和法律做保证,从而支持到个人和团队能够一步步地实现梦想,完成使命,活出自己的生命。

     制度就是个筛子,筛掉一部分,留下一部分,至于留下的是不是你想要的人,就看制度设计得是否合理了。有句俗话讲:制度不管君子、只管小人。管理者要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制度管理就好比拧螺丝,虽然拧紧需要费很大的力气,但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住,拧紧它,从一开始就严格执法,之后,团队就会形成按照制度自动运作的机制;如果拧得不够紧,慢慢地就会跑风漏气,制度之墙就会成为残垣断壁,团队失去规则约束,风气便会越来越糟。所以,用制度管人,而不是用人情管人,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制度不是用来“治”人的,而是用来过“渡”人的。

   二、制度要克服人性的缺点

     因为学校的教育属性,可能在以前或者有些学校喜欢强调精神层面的东西,如对教师强调奉献精神,要做春蚕、蜡炬。任何人都不喜欢受到约束,制度本身就是对人的约束,会让人不习惯、不舒服,甚至伤害到某些人的利益。当我们过于依赖把奉献精神当作教师的必备要求,那么,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过分要求。因为我们在要求老师奉献的同时,其实老师必定要有一定的付出和牺牲,如休息时间、家庭责任、经济利益等。作为生活在凡尘中的普通人,教师也有七情六欲,人性的缺点同样会在他们的身上存在,并非因为拥有了教师身份就立即境界自动提升。我们可以对教师提出要求,但我们应该从制度的角度出发,激励教师不断向高境界努力。如书中提出鼓励性制度的多样化实施,补偿性制度的及时到位,这样就能让教师感受到如果自己奉献了、作出了牺牲,会得到多种形式的鼓励和补偿,才会乐于有机会更多地去奉献,才会有动力持久地奉献,进而让这种行为扩大到更多人的身上。而现实中我们很多时候喜欢把奉献付出当作教师理所当然,对于这样的行为,缺少必要的鼓励与补偿,顶多在开会的时候作为正面典型口头表扬一下。时间一长,这样的行为其实是会不断减少的。只向教师索求而不想法保障教师的制度,只会让人性中趋利避害的本性越来越明显。

   三、制度应激发向上的力量

     作为具有教育作用的学校制度,在规范师生行为的同时,更应激发师生的向上力量。(本书中将不同类型的制度用坐标的形式分为四个象限,即利己利他的第一象限、利己损他的第二象限、损己损他的第三象限、损己利他的第四象限,我们的制度应不断调整,让其在第一象限区发力。)

      对教师而言,要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对学生而言,要服务社会的同时成就自我。这些都是最理想的状态,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就需要我们的制度朝这个方向去调整,这样,可以实现教育的高质量,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推动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为例,如果我们从制度上保障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同时辅以鼓励与补偿,而不是指令式命令式培训学习,那么教师的学习潜能会得到极大的激发,同时也会作用于学生身上,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

     我们说老师要常抓学生行为规范,不能总在低水平的事情上耗费精力(迟到、校服等),我们要培养学生优秀品格,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要关注、了解、尊重并包容学生个性,支持学生个性发展,为每个学生制作成长档案,让学生在赏识和激励中成为个性鲜明,有突出特长的唯一。

     作为教师,我们要经常反思这样几个问题:自己备课充分吗?留作业、批改作业、反馈作业及时吗?关注学生情况如何?学有余力和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给予特殊支持了吗?经常和学生沟通学业情况吗?和同事交流多吗?自身教学水平在提升吗?有没有给自己制定成长计划和目标,实现情况怎么样?

     作为班主任,自己要经常问这样几个问题: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怎么样?给自己打多少分?班中每个孩子的情况比如性格、特长、学业情况、优势学科、家庭支持、优缺点、成长计划等都了解吗?对班级任课教师,自己经常沟通、交流学生情况吗?是有问题才沟通还是为学生制定成长规划?有没有凝聚起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的力量来支持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家长,自己和家长经常沟通吗?有没有形成家校合力,和家长凝合得怎么样?

      作为一名职工,我们要经常反思这样几个问题:是否在认真践行并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自己的岗位职责清楚吗?自身能力能否胜任并带动身边的人?自己是否总在想我们如何能为学校发展做得更多?是否以优秀的业绩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如果将我们教育的学生比成是一个产品,如果我运营的是个品牌,产品和市场其他竞争产品有何不同?产品和品牌的形象、定位是否清晰?我的优势是什么,我的弱点是什么?我如何提供差异化的体验和产品质量让其获得足够的市场竞争力?等等。

      总之,“管理的本质就是唤醒天使,就是激发人”,好的制度应该是保障师生利益的武器,要克服人性的缺点,体现人性的光辉和温情,激发人性向上的力量。

      学校的制度,应该体现人性的光辉,应该体现人性的温情,应该激发人性向上的力量,这样才是学校制度应该有的模样。学校的制度不应该是冰冷无情的字眼,更不应该是展现权力的象征。我们的制度出台时可能会不完善,但是我们应该从教育功能出发,制度设计应该以“限制性”为主转向“激励性”为主,不断地重构,不断地改进,使制度适应教育的本质需要。

                                

 

 

    

 

 

 

 

 

 

 

 

 

 

 

2025年2月17日

学校地图

更多
首页    党的建设    李向东书记开讲新学期第一堂党课